增强“四种能力”:一是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。在谋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时,必须从全局的高度,既注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又统筹考虑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和党的建设,单项切忌突进,顾此失彼。二是提高战略思维的能力。要跳出中心看中心,在更大的区域、更广的空间、更高的位置上审视和思考中心发展,放眼全区、全市乃至全省,找准大的发展趋势、发展环境与本地优势有效结合的突破口,明确发展定位,理清发展思路。三是提高宏观把握的能力。要针对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土地、环保、资金等硬性制约,将政策的原则性与自我发展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,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,在困难中把握机遇,在逆境中寻求突破。四是提高构建和谐的能力。必须更加重视民生,更加重视和谐,以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,大力发展社会事业,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,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,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纠正“四种倾向”:一是要纠正“重发展轻民生”倾向,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。应把加快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,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改善民生,在改善民生中持续发展,不能因为经济发展慢忽视改善民生,尤其重视兼顾社会弱势群体、发展中受益较少群体和生活贫困群体的利益,使全城区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成果。二是要纠正“抓大放小”倾向,处理好改善民生与社会和谐的关系。不能因为“民生皆小事”就放手不抓,社会出现的不和谐因素,大多数是因民生问题引发的。因此,应在逐步改善民生,促进社会和谐上尽力而为。三是要纠正“因困薄民”倾向,处理好面临困难与群众需求的关系。应克服一切困难,千方百计改善民生,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、最大的政绩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。四是要纠正“依赖政府”倾向,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。政府应在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同时,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,能够实行市场运作的公共服务进行市场化运作,能够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进行社会化运作。